近日,丰田汽车发布新一期财报。其中,营业收入为45.095万亿日元,约合人民币2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21%;营业利润为5.353万亿日元,约合人民币2490亿元;净利润为4.9万亿日元,约合人民币2281亿元,同比增长101%。
凭借上述亮眼成绩,丰田汽车不仅再度成为“全球车企利润冠军”,还创下了品牌成立91年来的利润新纪录,此外,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有日本企业的营业利润超过5万亿日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国内排名前十的车企,净利润加起来都还没有丰田多,老大哥这回属实是赢麻了。
这两年国内汽车市场有一种观点:由于丰田汽车在电动领域的后知后觉,它很有可能被中国车企超越,失去“世界第一车企”的宝座。
有一说一,丰田这两年在国内确实不怎么受待见:一方面,秦PLUS DM-i、UNI-V、星瑞等国产热门车型让卡罗拉、雷凌等门面产品透不过气;另一方面,bZ4X、bZ3等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掀不起什么风浪。
2023年,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70.1万台,虽然依旧是日系车销量冠军,但和同时期卖了302.45万台新车的比亚迪站在一起,丰田瞬间矮了一截。
但你猜怎么样,2023年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达到了1031万台,是名副其实的“一哥”,而把秦系列生产线干到冒烟的比亚迪,也就勉强挤进了全球前十的位置。
无论是营收、利润还是销量,丰田都再次揭示了一个真理:哪怕在中国混得不咋地,也照样能支棱起来,毕竟海外市场足够庞大。
在这方面,韩国现代汽车应该也能感同身受。
不过,中国这块大蛋糕,丰田本身是不愿放弃的。最近坊间传言,丰田将采用比亚迪的DM-i技术来打造新的产品,但截至目前,官方尚未给出明确回复。
据悉,丰田未来3年的规划是“导入PHEV产品”,作为国内插混车的扛把子,比亚迪的技术成就有目共睹,后知后觉的丰田选择“抄近道”,情有可原:一来省时省力,二来两者的定位都是主打低用车成本。
不过,也有人持不同意见,他们认为一旦丰田选择跟比亚迪联姻,势必会冲击丰田自己的技术口碑,长期来看弊大于利。
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,“反向合资”的风潮在这两年愈演愈烈,奥迪、大众都先后加入其中,至于丰田会如何选择,只能先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
除了产品,丰田在电池领域也有布局。按照之前的规划,丰田将在2027年至2028年间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,这种纯电动汽车的补能效率能做到“充电10分钟,续航1200公里”。
看起来,丰田在新能源领域“弯道超车”的野心并不小,然而有趣的是,它们“鄙视电车”的传统艺能依旧没变:前段时间,丰田官宣“会继续致力于内燃机的开发,未来将推出新一代超级发动机以及相对应的电子燃料和液体燃料”。